- Updated on 2023-08-23 00:00:39
关于维生素 B 的知识
B 族维生素或 B 族复合维生素是八种营养素的总称,这些营养素参与体内重要过程,包括新陈代谢、能量产生以及红细胞产生和发育。 这些维生素对健康至关重要,您每天都需要 B 族维生素,才能保持最佳状态并预防缺乏症和某些健康问题。一些食物天然富含 B 族维生素,...LikeCommentView 23 - Updated on 2022-08-23 06:14:26
处暑——养生需“养收” 秋膘科学“贴”
今迎处暑,隶属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即出暑,暑尽秋来之意。处暑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溽热的暑气至此开始慢慢消退。龙华医院胃病科副主任医师温红珠感叹,听到“出暑”,相信很多人会雀跃,终于熬过了这么多年来最高温的酷暑。而说到秋天,很多人会想到“秋收”,事实上...Like 2CommentView 47 - Updated on 2022-08-31 14:23:06
“小满”节气肠胃容易出问题!专家提除湿热、养脾胃的健康 4 原则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时间为 5 月 21、22 左右。此时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取名为之。 成功马光中医诊所药师林佳境表示,此时天气逐渐炎热、雨水增多,意味着暑气与湿气一起来到,人们经常会感到体内充满热气、湿气而散不...LikeCommentView 66 - Updated on 2022-08-31 14:23:02
端午吃粽子、挂艾草竟是古人养生哲学!从节日习俗学先人防病智慧
端午节,习称五日节、五月节或肉粽节。俗谚说“未食五日节粽,破裘仔毋甘放”,说明端午介于春夏之交,天气乍晴乍雨,需等过节后,炎夏才正式开始,冬衣、冬被才能安心收起。 端午时节,处在湿凉的梅雨季,以及闷热的盛夏,蚊虫孳生,成为湿热疫病易起的季节。在此节气特性...LikeCommentView 80 - Updated on 2022-08-31 14:22:59
梅雨季节容易囤积湿气!中医师教一招“四神汤”排除体内湿气
梅雨季节来临,又湿又闷的天气,感觉浑身不对劲,连食欲都变得不好,精神也逐渐萎靡下来。 在这种又湿又闷的天气中,其实只要简单的一道“四神汤”就可以帮忙排除湿气,让身体的代谢恢复正常,同时也让精神恢复。 奇美医院中医部总医师李佳蓉表示,如果最近有浑身不舒服、...Like 1CommentView 94 - Updated on 2022-08-31 14:22:48
治疗五十肩不用药!中医师用推拿、拔罐缓解疼痛
居家防疫能做什么?除了居家上班者仍需忙于工作,应该有不少人选择打扫、整理家务吧!专家提醒,长时间忙于家务,小心,五十肩上身诱发疼痛! 50 多岁的女性,因近日长时间在家打扫、整理家务,右侧肩关节渐渐出现抬举时疼痛的现象,而且症状越来越加重,用右手往后搔痒...LikeCommentView 86 - Updated on 2022-08-31 14:22:45
保护宝贝不染疫,中医教儿童防疫可以这样做
新冠 Omicron 爆发至今,发生多起儿童染疫并发脑炎的案例,甚至危及性命,让家长们心惊胆战。专家说:儿童染疫后引发脑炎很难预防,但可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小儿体质改善,从预防染疫、避免中重症着手。 佑昌马光中医诊所院长陈昭仁中医师表示,中医在防疫的思维与...LikeCommentView 54 - Updated on 2022-08-31 14:22:38
抗疫五阶段治疗,中医师、营养专家教你如何用对药材食材提升免疫力?!
新冠疫情下,除接种疫苗、防疫措施外,提升自我免疫力也相当重要,戴承杰中医诊所戴承杰院长及台北医学大学营养学院谢荣鸿教授分享该如何强化免疫力以及如何透过营养吸收,替身体打造免疫盾牌。 .embed-container { position: relativ...LikeCommentView 77 - Updated on 2022-08-31 14:22:31
夏日午后湿闷中暑的人更多!分清阳暑、阴暑,消暑更有效
近期天气进入典型夏季气候,除了高温外,午后更显闷热,感觉快下雨却下不了。这样湿闷的天气,中医师提醒,这样的天气特别容易中暑,因为天气太闷热湿度比较高,汗不容易流出来,不得不当心。 中医观点中,中暑又分为“阴暑”和“阳暑”。目前天气还没到长夏非开冷气不可,...LikeCommentView 71 - Updated on 2022-08-31 14:22:24
爆汗人或许是身体太“虚”了!吃这些让你全身清爽不黏腻
吹了冷气还是动不动就满身大汗,早上还要起来冲澡才赶去上班!许多人都有汗太多的困扰,不但麻烦又令人尴尬。中医认为流汗过度或许是身体发出了某些警讯,可以透过一些食补来改善。 多数人出门前都会确保妆发一切OK,才会出门展开新的一天。不过现在是八月酷暑,太阳总是...LikeCommentView 72 - Updated on 2022-08-31 14:22:21
夏天也要养生! 别做这4个触犯保养身体大忌的行为
多数人都认为人在冬天要比夏天来的容易生病,也比较需要调养身体,但其实夏天天气高温闷热,更容易发生疾病,尤其是与皮肤、免疫系统与心血管有关的疾病,更需特别提防。 夏天养生,一般而言主要的重点包括以下4点**:** **精神调养:**重在保持愉快而平稳的情...LikeCommentView 45 - Updated on 2022-08-31 14:22:17
手肘痛就是网球肘作祟?中医师盘点 6 种造成手肘痛的原因
“手肘痛”是身体常见的疼痛症状之一,且不少患者抱怨,即便是经过长久的治疗,仍无法断根,因此萌生放弃治疗的念头。中医伤科专家提醒,确切找出问题点做治疗,才能成功治愈。 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昆明院区中医伤科主任张尚智表示,造成“手肘痛”的原因很多,不同原因...LikeCommentView 76 - Updated on 2022-08-31 14:22:13
中暑分阴暑、阳暑处理方式大不同!专家教你如何分办、缓解、预防
气温节节高升,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暑。专家表示,不只在烈日久晒之下容易中暑,常常待在冷气房中也会中暑哦!不同的中暑状况,就需要不同的缓解方式,且看专家传授分办、缓解、预防等方法。 今年天气与往年不同,过了端午节,仍处于阴雨绵绵、气温偏低的状况,但也因此,气象...LikeCommentView 51 - Updated on 2022-08-31 10:05:39
精神官能疾病发病如鬼附身?中医师用 1 招治邪抗煞!
现代人处于高压环境,也因此导致精神官能方面的疾病发生,虽然目前在医学上都有完善治疗方式,但仍有人认为是被鬼神附体中邪,而未能就医,每当严重发作时旁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中医师建议,用“鬼穴十三针”治邪抗煞! 京都堂中医师林巧薇中医师表示,古代人对于精神疾病之...LikeCommentView 195 - Updated on 2022-08-29 03:53:42
夏至热病易缠身,中医提散热醒神 5 穴位养心肺
6 月 21 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这天,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一天,也是北半球日照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然而古谓“夏至一阴生”,表示物极必反,阳盛必阴,过了夏至以后,白昼会逐渐变短,黑夜则会逐渐变长。 双连新悦中医诊所中医师江忠轩表示,俗谚“芒种夏...Like 1CommentView 92 - Updated on 2022-08-26 15:22:32
心情不好可以看中医吗? 3 种不同忧郁证型 中药调理也能开心!
心情不好也可以看中医吗? 心情不好是个很广泛的通称,因此中医还会合并考虑病人是否还有其他生理问题,综合判断是哪一种证型导致的忧郁。可能导致忧郁的证型包括: 肝气郁结: 这类型的人除了情绪不佳,还会有易怒、头痛和失眠的状况。针对此种证型,中医常会使用含有疏肝...Like 1CommentView 70 - Updated on 2022-08-26 09:03:15
冷饮入喉真痛快!该怎么喝才能不伤身?
青草茶、仙草冰、椰子水,这些单是听到名字就能让人透心凉的解渴茶饮,成为夏天酷热高温下婆婆妈妈的最爱。这些清热解毒、清凉解渴的饮品到底该不该喝?哪些人不适合?哪些状况需斟酌?中医师提出不伤身的饮用建议。 今年夏天的极度高温,让众人难以抵挡,马偕纪念医院中医...Like 1CommentView 70 - Updated on 2022-08-26 07:47:19
每天喝一杯柠檬水真的有好处吗?
柠檬是一种平时非常常见的水果,很多人一提到柠檬时就会忍不住流口水,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柠檬是一种很酸的食物,然而,柠檬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它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B2、氯化钙、磷、铁和其他营养素,为了获得体内的营养,许多人选择饮用柠檬水。 切...Like 2CommentView 50 - Updated on 2022-08-26 03:46:08
处暑节气时常干咳、喉痛、皮肤干,都是“秋燥”惹祸!中医提点防范妙方
8 月 23 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意味着酷热天气将进入尾声。处暑即为“出暑”,这期间天气虽仍炎热,但已呈现下降趋势。中医师提醒,当暑气渐消退,将面临“秋燥”问题。 翰鸣堂中医诊所院长赖睿昕中医师表示,天气由炎热转为凉爽时,还需要防范“秋燥症”,让...Like 5CommentView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