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吃菜消不掉内脏脂肪!糖尿病名医的燃脂饮食法,1年减14kg内脏脂肪
“理所当然”、“营养均衡”的观念很危险!?
控制卡路里的话会怎样?
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在一般“正常”饮食下,不会特别在意减肥的问题时,其实隐藏着一些陷阱会使内脏脂肪不断增加。接着就来看看,当大家突然发现变胖了,立志“要瘦下来!”时,多数人最常采行的“一般”减肥法中,潜藏了哪些陷阱。
首先要开始减肥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控制卡路里”吧。但是控制卡路里、限制能量的状态长时间持续下去的话,会因营养不足使得代谢下降的程度加速恶化。而且这时候立志要减肥的人,通常一开始都会想去做慢跑等运动,如此一来恐使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运动需要能量。一日三餐习惯摄取主食且营养均衡的人,体内往往会充斥着糖。因此运动时会优先使用这些糖,等到糖大略使用完了之后,才终于开始燃烧体脂肪……这样的流程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平时过度摄取糖的人,会大量消耗维生素及矿物质用来代谢糖,因此体内自然会发生维生素、矿物质不足的情形。而且诚如前文所述,想要燃烧体脂肪,必须要有维生素及矿物质才行。
在这样的状态下,假使不从嘴巴摄取能量而持续运动的话,会变成怎样呢?
一旦因为维生素、矿物质不足而无法燃烧体脂肪(脂质)的时候,身体就会开始将目标转移到蛋白质,燃烧蛋白质当作能量来源。也就是说,身体会消减肌肉以获取能量。这种身体运作过程,称作“糖质新生”,这部分已经在前文为大家说明过了。总而言之,身体会将体脂肪一直保留下来,唯独肌肉会一股劲儿不断减少……形成这样的恶梦。
“吃完睡一觉就能瘦”的超理想糖质新生循环促进方式
顺便说明一下,节制糖类并大量摄取蛋白质时,也会引发糖质新生。举例来说,晚上不吃主食等糖类,单吃500g牛排时,翌日早上经常会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形。这是在睡眠期间,因为糖质新生的关系使用了能量才会发生的现象。虽然在糖质新生的作用下,会使用牛排的蛋白质制造出能量(糖),但在这段过程中还是会使用到能量,所以最终才会出现变瘦、体脂肪减少的情形。就像这样,只要节制糖类,就会引发理想的糖质新生作用,增加能量消耗量(代谢提升),得以减去体脂肪。
只是容我重申,糖质新生必须在一大前提下才能带来“好处”,就是“蛋白质不能不足”。反之,已经很瘦的人发生糖质新生作用的话,将会因为相同原理而变得更瘦。几乎所有身材纤瘦却“限糖失败的案例”,都是属于这种“糖质新生作用下消耗能量而变得更瘦”的类型。此时为了避免引发糖质新生作用,切记要充分摄取脂质,而且还可以摄取最低限度的糖类。就像这样,我不得不说限制能量、控制卡路里不仅不能减肥,甚至是会损伤健康的有害行为。
摄取大量蔬菜的话会怎样?
下定决心“我要减肥!”时,和控制卡路里一样会有很多人想到的减肥法,就是“摄取大量蔬菜”。只是很可惜的是,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并无法健康且有效地减去脂肪。体重确实多少会减轻一些,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减肥效果并没有想像中来得好。而且还有一点十分令人遗憾,就是内脏脂肪也不会减少。
为什么摄取大量蔬菜的饮食不太会让人瘦下来呢?答案从蔬菜的成分思考一下就会知晓。
比方说,蔬菜一般都含有许多的食物纤维。食物纤维共分成“水溶性食物纤维”与“非水溶性食物纤维”。顾名思义,溶于水的食物纤维就是水溶性食物纤维,无法溶于水的食物纤维就是非水溶性食物纤维。
水溶性食物纤维的保水性佳,在体内会形成黏稠状态于肠胃内缓慢移动,因此具有妨碍及延迟其他营养素消化吸收的特性。还能吸附在部分有害物质上,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也就是所谓的具有排毒效果。
非水溶性食物纤维无法溶于水,因此会刺激肠道,使肠道蠕动变活跃,所以大家才会常说对便秘十分有帮助。虽然非水溶性食物纤维的确有助排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严重便秘时,位于肠道内无法溶于水的纤维,反而会增加肠道内粪便的体积,有时将会堵塞肠道。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所谓“肠阻塞”的疾病。所以非水溶性食物纤维虽有改善便秘的效果,反之也有使便秘恶化的风险。
如上所述,食物纤维共有两种,其实这两种食物纤维基本上都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因为食物纤维的定义就是“人体难以消化的物质”。总而言之,食物纤维会在肠道内发挥各式各样的效果,但却无法经由人体本身具有的消化酵素加以消化,也无法被肠道吸收。因此,并不会像其他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素一样,对代谢产生直接的影响。关于使体重产生变化的部分,仅止于便秘解除后,可以减去这部分的重量。
以间接性的效果来说,肠道发炎等现象若在食物纤维的帮助下受到抑制的话,胰岛素的效能会提升(胰岛素阻抗减轻),这样也许会出现体重容易减轻的效果。所以在整体健康层面来说有正向的成效。但是仅止于间接性的影响,借由食物纤维减轻体重的效果十分有限。
方才提到,“食物纤维基本上都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但是有人却是例外。
比方说只喝青汁,不吃其他任何食物过活的人。推测这些人的肠道细菌与一般人完全不同,这些人就和草食动物一样,细菌会在肠道内分解食物纤维,于是细菌会增加。此时他们会从肠道吸收这些细菌,以及由细菌制造出来的营养。食物纤维虽然无法直接消化吸收,但是推测可经由肠道细菌,“间接”消化吸收食物纤维。接下来,大肠内的肠道细菌在使用食物纤维之后,会产生甲烷,也就是排气现象。排气是因为食物纤维的关系,但没想到这点却是鲜为人知的事实。
同时“短链脂肪酸”这种物质也是由肠道细菌制造而成,而且会变成大肠的营养。而在脂肪酸当中,体积特别小(正确来说是碳数在6个以下的脂肪酸)的便称作短链脂肪酸。通常大肠只会使用这种短链脂肪酸作为能量。一般推测,吸收营养的大肠为了避免将这些营养使用殆尽,大肠使用的能量来源才会只限于短链脂肪酸。
“吃菜减肥”的严重弊害
当然,凡事皆有例外。当“摄取大量蔬菜!”做到了极端地步,彻底“断糖+完全蔬食(素食)”的话,当然会变瘦。因为全靠蔬菜果腹,而且不太吃其他食物了。但是这时候身体状况虽然暂时还不错,长时间下来却会发生严重弊害。
因为只吃蔬菜的饮食,有些营养素会不足。尤其靠蔬菜填饱肚子的人,蛋白质不足的案例明显多很多。就算有经由植物性食物摄取蛋白质,由于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效率差,摄取到体内的植物性蛋白质很难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结果长期下来,一直持续这种饮食的话,蛋白质会不足,肌肉会减少,日后将变成骨瘦如柴、健康不佳的状态。一旦变成这种状态之后,就算改成充分的高蛋白饮食,还是需要3~5年时间,营养状态才会改善。
而且蛋白质明显不足的人当中,很多人对于自己身体的看法,即所谓“身体意象”已经瓦解了。有些人即便已经过瘦了,却还是一直以为“自己还很胖”,所以在改善蛋白质不足的现象时,这点因素也会造成妨碍。甚至有人已经瘦到骨瘦如柴且步行蹒跚了,才开始惊觉自己“哪里怪怪的”。坦白说这类患者我已经实际遇过好几位了,他们因为消化能力不佳以及负面身体意象的关系,无法持续充分的高蛋白质饮食,需要非常多时间、非常劳心劳力才能有所改善。根据长时间“断糖+完全蔬食(素食)”会演变成严重蛋白质不足这点看来,我认为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饮食以鱼类及大豆为主的话会怎样?
“吃肉会胖,所以主要都吃鱼”的案例,也和主张蔬食饮食一样,存在许多减肥的陷阱。鱼类属于优质蛋白质,但是缺点是1餐可以摄取到的蛋白质含量很少。1尾竹䇲鱼的蛋白质含量约18g,1片鲑鱼(80g)的蛋白质含量约13g。反观1片鸡腿肉的蛋白质含量约48g,牛排(200g)的蛋白质含量约28 g。想要摄取到与肉类同等分量的蛋白质,1餐得吃2尾竹䇲鱼或2片鲑鱼,实在强人所难,也会吃到腻。
因此,以鱼类为主的饮食,可说很容易蛋白质不足。当然在吃肉吃腻了的时候,或是在外食时,尽情品尝并不成问题。例如豆腐、纳豆等大豆制品,对我们日本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食物。但是大家都知道,大豆属于植物性蛋白质,相较于动物性蛋白质,消化吸收效率差是它的特性之一。也就是说,想要获得与动物性蛋白质相同的效果,必须摄取比动物性蛋白质更多的量才行。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日本人多数都是蛋白质不足。除了每天会吃到500g肉,或是天天服用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补充品的人以外,毫无例外皆可视为是蛋白质不足。而且想要解决蛋白质不足的问题,从改变饮食习惯开始,还需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才行。只要不是严重蛋白质不足的人,医疗机构也不会多加提醒。
蛋白质是由50个以上的氨基酸所组成的化合物,但是这些氨基酸在植物性蛋白质中与动物性蛋白质中的比例并不相同。动物性蛋白质富含人类生存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其中作为制造肌肉的开关,名为“白胺酸”的氨基酸含量相当丰富。另外内含于大豆中的“植酸”,却有抑制各种矿物质吸收的缺点。从以上这几点看来,单靠大豆要摄取到充足的蛋白质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恐怕还有导致矿物不足之虞,所以蛋白质还是得由动物性蛋白质摄取到必需的分量才行。
研究显示,类似豆腐等未发酵的大豆制品,有可能具有下述缺点,在此请大家参考看看。
- 异黄酮中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也被称作植物性雌激素),因此会对男女的生殖机能造成影响
- 会抑制甲状腺贺尔蒙药物的吸收,所以因甲状腺机能低下症正在服用甲状腺贺尔蒙药物的人,体内的甲状腺贺尔蒙会减少
- 在缺碘的状态下,会抑制甲状腺过氧化酶的活性
- 大豆内含的植酸,会抑制铁、钙、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担心会出现这些影响的人,不妨选择纳豆及味噌等大豆制品,因为植酸会在发酵过程中流失,尤其纳豆会对身体带来各种有益的影响。
节制肉类及蛋类的话会怎样?
如果你以为“吃肉会吃下太多油脂使人变胖”,用这种错误的观念节制肉类及蛋类的摄取,而且家里又没有准备蛋白素或氨基酸制品的话,蛋白质不足的问题将愈来愈严重。
食物中含有最多蛋白质,而且消化吸收效率佳的,就是肉类和蛋类。承前所述,鱼类虽然内含优质蛋白质,事实上却无法摄取太多,因此容易演变成蛋白质不足。若要从食物中摄取蛋白质,还是应以肉类及蛋类为主,这么做才会比较有效率。
而且从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层面来计算营养价值,无论是“蛋白质价”或是“氨基酸分数”,还是肉类和蛋类的得分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