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觉失调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出现四症状不要拖
思觉失调症的成因多与基因及环境压力有关,好发年龄介于 20 至 40 岁的青年人,精神科医师表示,思觉失调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但时常在病发后常被人忽视或已慢性化合并认知功能退化,错过了黄金治疗期,若是出现忧郁、记忆减退、思考混乱、人际关系/感官变化等,就应积极就医。
思觉失调症是一种慢性重大的精神疾病,影响了脑部接收讯息、表达讯息的模式,可能造成患者很难与其他人相处,其盛行率约千分之四至百分之一,思觉失调症易造成病人本身的重大痛苦及功能损失,多次发病的慢性患者仅有约 35% 在治疗下能达到症状完全缓解。
北市联医松德院区社区精神科主治医师陈柏妤指出,其易患上疾病的高风险群大多是小于 45 岁的年轻人,包含出现精神病的前驱症状者、或曾出现持续未达 7 日的短期精神病发作者,或具有一等亲家族精神病史,且同时出现长时间的社交退缩或认知功能减退者,高风险族群约有 15% 会在 2 年内确诊。
思觉失调症有四症状
发病的早期症状表现常不典型,病患可能逐渐呈现出焦虑忧郁、社交退缩、个性改变、认知功能退化等多样化的面貌,因此初期较难被侦测。
思觉失调症分为四大症状,第一、正性症状,如:幻听,觉得别人在谈论嘲笑自己,或听见有人命令自己、妄想,认为有人要害他、混乱性言语及行为,第二、负性症状,如:不愿与人接触、情感表达少、思考能力下降,第三、认知功能障碍,即变得无法专注、记忆力下降、无法做决定/解决问题,第四、情绪症状,出现忧郁、焦虑等。
思觉失调症越早治疗越好
研究显示,思觉失调症发病初期是治疗的黄金关键期,早期积极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显著帮助,初次发病的患者有高达 58% 在治疗下能症状完全缓解,比慢性化患者提高许多,而患者越早治疗、发病后未接受治疗的时间越短,愈后会越好,不但精神病症状缓解率较高、认知功能及整体功能更好、生活品质也较高。
陈柏妤表示,特别是年轻的患者有出现忧郁焦虑等情绪困扰、记忆减退或思考逻辑混乱感官知觉出现变化、合并对周遭的世界的感受与之前不太一样或遭遇人际关系无法信任他人或生活中痛苦时,应勇敢积极的就医,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治疗思觉失调症分为口服药物、长效型针剂药物,目前有九成是先采用口服药物的治疗,再改成针剂药物的治疗,通常只要接受药物治疗搭配心理治疗,症状就能获得控制,不过病情稳定仍不能贸然停药,否则会造成疾病复发、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