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衰竭比癌症还致命!蹬脚跟、半深蹲恢复心脏健康
心脏衰竭俗称心无力,患者死亡风险甚至比癌症还高,健保署资料指出,全台每年约有2万多人因此住院,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肥胖、年长者都是高风险族群。而且大约有30%以上心脏衰竭患者会再次因为心脏衰竭问题而住院,一定要更加重视。日本医学教授推荐透过2个动作帮助减轻心脏负担,有助患者复健与防止复发!
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改善心脏衰竭
日本琦玉医科大学医学部教授、医疗中心心脏复健科诊疗部长牧田茂表示,心脏衰竭是指由心肌梗塞、狭心症、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造成的心脏泵能力衰弱,可能会造成心悸、呼吸困难、喘气、疲劳、失眠、全身水肿等问题。
而且就算住院治疗,也不能就此高枕无忧,因为心脏衰竭患者往往会因为心脏、血管衰弱,造成体力降低,如果不小心感冒等,又会让心脏功能再次恶化。牧田茂强调,约有30%以上的患者在出院1年内恶化、再次住院。而过去医界认为心脏衰竭应该要静养,但近年医界开始认为适度运动才是较好的治疗、复健方法,理由如下:
- 防止肌力衰退 肌力衰退会让患者行动困难、生活难以自理而需要看护帮忙,透过运动有助于强化肌力,让患者有照顾自己的能力。
- 促进血液流动 运动可以扩张血管末梢、让血液循环变好,有助减轻心脏负担。
- 抑制发炎 心脏衰竭会让身体持续释放细胞因子(cytokine),造成发炎,而透过运动则能抑制这样的现象。
日本洛和惠丸太町医院复健部副系长宫田祐司也指出,透过正确的运动,例如简单的伸展、肌力锻炼、有氧运动等,可望帮助心脏衰竭或其他心脏病患者提高体力、改善血管功能,降低再住院的几率以及死亡率,甚至还可能改善自律神经平衡、减轻压力。
这样简单运动帮助心脏恢复健康
在诊治病患时,牧田茂都会建议心脏衰竭而住院治疗的患者,透过蹬脚跟、半深蹲2种简单动作来改善心脏衰竭问题。蹬脚跟让脚跟落地的动作,能锻炼有“第二心脏”之称的小腿肌,提高肌肉泵作用,帮助减轻心脏负担;半深蹲则能有效锻炼大腿肌肉,搭配蹬脚跟运动一同实行,能提升下肢肌肉的整体肌力,有助增加活动力。
日本森の宫东凤院院长、针灸师加藤大明也表示,“肌肉泵作用”是指透过小腿肌收缩松弛的动作,帮助血液流回心脏、帮助血液循环顺畅,因此能减轻心脏输出血液的负担,血压也可能因此下降。
- 背部打直,双脚与肩同宽,抬高脚跟2秒,再花2秒时间慢慢下降,早晚各做10次即可,若有身体不稳问题,应扶著椅背进行。
- 站直,双脚比肩宽略窄、慢慢下蹲,注意膝盖不要超出脚尖,再慢慢恢复站姿。起立下蹲重复做10次,早晚各练习一回即可,若有身体不稳问题,应扶著椅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