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遗言有法律效力吗?预立遗嘱,让身后能留下礼物,不是纷争
“我为什么分到比较少的财产?”、“妈妈生前有交代,这个房子要给我。”这是法庭上经常出现的对白,无论结果如何,漫长的诉讼难免消磨继承人间的情感,也枉费了父母留给子女最后的礼物。其实,透过预立遗嘱就可避免家庭失和的窘况发生,一起来听律师吴挺绢给大家的建议吧!
三兄妹为遗产缠讼6年!“交代”也算有效遗嘱吗?
“任何一个父母亲,都不希望因自己的遗产,造成孩子未来的纷争。”吴挺绢经手多场遗产分配诉讼后有这样的感慨,其中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对三兄妹(2兄1妹)母亲过世后,留下不动产、存款,存款以三等份分配,但是房地的价值,三方光是讨论就耗时3年,仍无法取得共识。
最终很遗憾地,三兄妹只能透过上法院打财产分割诉讼,诉讼过程中,有一方提出“妈妈生前有交代遗产要分配给谁”,这也是遗产分割诉讼中常见的说词,吴挺绢表示,所谓“交代、心愿”,皆必须符合法律上遗嘱的要件,否则法官可不采信,并且依照“应继分”分配遗产。
那么,三分之一份的房地要如何分配呢?由于妹妹长年居住美国,使用房地的几率极低,势必要以“价金”来分配,争议点就在于该房地值多少钱,即便找了不动产估价师判断,需要付钱给妹妹的兄长们仍不满意。
官司共耗时3年,从母亲过世到财产分割完成至少花上6年,吴挺绢表示,若父母在世时预立有效遗嘱,子女只要按照遗嘱内容办理过户,兄妹之间就不需要讨论,也不会有后来纠纷的问题;“我相信遗产都会是爸爸吗妈,想留给孩子的礼物”吴挺绢语重心长地说。
继承遗产2方法
遗产究竟归向何方,关键在于被继承人(也就是身故者)是否有明确交代,若没有订立遗嘱或者遗嘱内容不符合法定要件,继承人间也无法讨论让彼此满意的结果,最终必定要上法院,由法官依法分配。
吴挺绢表示,遗产分配基本上有两个途径,其一为订立“有效的”遗嘱或办理遗嘱信托;其二视继承人之间是否有共识,决定上法院与否。
- 预立遗嘱:被继承人在世时,规划有效的遗嘱或遗嘱信托,由遗嘱执行人持“遗产税缴清证明书”或“免税证明书”至国税局办理;接着遗嘱执行人就可按照遗嘱所写的遗产分配方法,到银行与地政机关办理财产过户,即完成遗产继承。
- 遗产分割:若无订立遗嘱,势必由继承人们共同讨论遗产分配方法,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继承人间无法取得共识,这时就必须走上法院,透过法院的遗产分割诉讼,取得确定判决后才得以分配财产;或者透过法院安排的调解或和解,才能分配遗产。
预立遗嘱优点一:继承人不需为财产分配而耗费漫漫时光
吴挺绢以三兄妹为例,假设其父亲在母亲过世前已往生,母亲身故后留下价值900万元的房子,她在身故前预立遗嘱指定要把房子留给老大;那么,老大(假设他也是遗嘱执行人)缴完税后,老大就可以将房子移转到自己的名下,也不需要跟老二、老三讨论。
不过,没有分到房产的老二、老三该怎么办呢?吴挺绢说明,法律有所谓“特留分”的保障,即便遗嘱未有分配遗产给他们,但老二、老三仍有权利可主张特留分受到侵害,请求分配到“最少应得的遗产”,分配方式为“应继分”的二分之一。
也就是说,老二、老三原本各可分得900万的三分之一(每人300万),但是母亲在遗嘱中明确指定要给大哥,对老二、老三来说是侵害特留分,因此他们可请求老大拿出特留分的钱,他们各可分得150万元。
吴挺绢进一步说明,即便特留分受到侵害,并不代表该份遗嘱无效,而是老二、老三有权利去取得特留分的保障,只是并不影响大哥取得房屋的权利。
法律小教室:应继分与特留分(点我)继承人分为“配偶”、“血亲”两种,配偶具备当然继承权,剩下的遗产按照继承顺位分配,共有四个顺位,分别为子女或(外)孙子女、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但并非人人都可拿到遗产,顺序排前面的人已继承遗产,后来的顺位皆无权继承。
遗产分配比例根据继承顺序而有所不同,首先,配偶必定可以继承,其余血亲则是依顺序而定,第一顺位继承人是直系血亲卑亲属,亲等近者优先,子女在,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就无继承权,接着按照第一顺位继承人数加上配偶,遗产平均分配;如果被继承人膝下没有子女,也无(外)孙子女,第二顺位继承人就可以继承遗产,遗产计算方式为配偶二分之一,父母则是平分另外二分之一遗产。
若父母已不在世,那么就由第三顺位继承人兄弟姊妹继承遗产,配偶可配得二分之一的遗产,其余二分之一由兄弟姊妹按人数平分;若无兄弟姊妹或已不在世,配偶可拿遗产的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遗产则是由祖父母平分。
这些都属于民法所称的“应继分”。
不过,实务上不少案例,父母不想把财产留给不孝子女,只想留给最体贴的小孩,但这侵害到民法上的“特留分”,也就是继承人最少应分配到遗产的权利。
也就是说,即便预立遗嘱指定继承遗产的对象,也不能侵害特留分,因此没有在遗嘱上出现的法定继承人仍可以拿到特留分所保障的遗产比例;特留分计算方式是以应继分为基准,比例同样按照继承顺序而有所不同。
若被继承人的配偶没有分到遗产,那么特留分保障其可以拿到应继分的二分之一,第一顺位继承人子女或(外)孙子女若未分得遗产,特留分可拿到应继分的二分之一;第二顺位继承人父母的特留分同样也是应继分的二分之一;第三顺位继承人兄弟姐妹的特留分则是应继分的三分之一,第四顺位继承人祖父母的特留分则是应继分的三分之一。
预立遗嘱优点二:不想留遗产给子女也可订定遗嘱
吴挺绢指出,有些父母亲认为子女不孝,包含身体、精神上的伤害 ,使得他们不想将财产留给子女继承;法律上可透过“排除继承权”的方式让该类继承人一毛钱都拿不到,包含上述所说的“特留分”。
不过,前提是被继承人(也就是例子中的父母亲)必须在世时明确在遗嘱中表示不想给孩子遗产,并且提出证据证明该子女有“重大污辱和虐待”的情事,这些就可作为证据保存;例如,子女长年不闻不问,也失联许久,让他非常伤心,因此不想让子女继承财产。